了麦种过来,老周头这才知道他们家这是连麦种都包了,于是更不肯让佃户们糊弄过去,须得盯着他们一点一点的耕种好。

不然他们花销这么大,岂不是全白费了?

于是他每天都去看着人拔草,堆肥和犁地,莆村肥料不够,他也猜到了,就让人去山里拿些积土和枯叶沤肥。

他很是嫌弃,和钱氏抱怨道:“比我们村都不如,别说猪了,连鸡鸭都不养,根本没有粪肥来沤肥,辛亏老四牵了一百头牛来,每天还能收集到一些,可这么多地也不够呀。”

更别说这边山还少,林子也不多,需要走很远的路才有。不像他们,出门就见山,一上山,上面落下来积存的腐叶和淤土特别多,都肥得很。

但这地方也不是没有好处的。

第一把犁下地,牛拉着将土犁起来,翻出来的黑褐色泥土,老周头摸了一把,用力才能将土块给搓散,他便对周大郎叹息道:“地是好地,就是水不够。”

周大郎也点头,“还是太旱了,下两场雨就好了,这土可比咱七里村里的地好一些。”

何止是好一些啊,但论地力,是只强一点点儿,但七里村里的地参差不齐,好赖一直是夹着的,基本上是熟地少,生地多。

但这边一片连着一片过去可全是熟地。

而且地势平坦,一亩一亩的特别方正,跟他们七里村东扭西扭的完全不一样。

老周头一边嘴上嫌弃,一边心里羡慕,然后为了不浪费好地,更加紧盯着佃农们耕种了。

佃农们:……

虽然种好了地有六成是属于他们的,但总感觉怪怪的,而且老周头很多经验都跟他们不太一样。

别的不说,就说沤肥,他们就没想过还得跑那么远的地方挖林子里的土和烂叶子回来沤肥。

但想到和周大人的合约,虽然心里很怀疑老周头的决策,他们还是默默地接受了。

周四郎只在二十一那天在庄子里一天,过后就开始回京城奔走起来了,他要给牛上编号才能往外卖,不过这事儿不急,因为他还有药材呢。

先把药材卖了再想着卖牛,反正职田那边正需要牛耕地呢。

周立君则是来回两处跑,偶尔要帮着大哥管一下四叔

章节目录